截至发稿,软商品相关品种的反弹仍在延续。其中,棉纱从昨晚的-1.4%附近涨至+1.4%周边,单日振幅超2.7%;棉花自-2%转涨,单日振幅超2.5%;白糖相对孱弱,但相比日内低点反弹幅度也已超1.5%。
抓住行情,立即前往期货通APP布局交易>>
众所周知,期货有个“顺势”的小窍门,即:做多最强者、做空最弱者。在大宗全线崩盘的背景下,软商品依旧能顽强走高,说明当前市场对其后市还是寄予了相当高期望的。那么,这些品种有哪些最新消息值得我们关注呢?
EUI月度报告出炉:棉花、白糖数据相对利好
事实上,日内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的软商品月度展望是本轮软商品反弹的直接原因。
首先是棉花方面:
EIU称,前期的贸易战再加如今的新冠疫情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植决定,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个主要生产国产量正普遍下降。
预计2020/21年度棉花的年度产量会在去年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进一步下挫,且降幅可能高达8.4%。
而糖市相关:
需求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从疫情中复苏,前期走弱的白糖需求在2020/21年度将以温和速度(1.4%)恢复;而在2021/22年度,消费预计将上升到1.74亿吨,增长0.7%。
供应角度,由于2017/18年度丰收后主要市场的生长条件不佳,预计2018/19年度全球糖产量的统计数据降幅约为6.8%;而2019/20年度产量下降的幅度约为9.6%。另外,低价格(尽管在2020年有所上涨)也是导致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因为生产者被迫关闭生产设施,或将他们的甘蔗供应转向其他替代品。
而在最新的2020/21年度,预计糖产量将强劲增长8.7%,主要原因是基于巴西和印度产量的大幅增加,但巴西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带来下行风险。另外,鉴于油价回升,甘蔗将比预期更多地转向乙醇生产。
国内最新消息:软商品后市偏强
除开EIU月报给全球软商品价格带来的短线提振外,国内相关产业的基本面其实也会更加偏向多头一些。
新棉种植角度,当前全疆棉花已出苗,部分棉区棉花陆续进入第三真叶期,个别棉花进入第五真叶始期。据天气预报,未来几天北疆将再度迎来恶劣天气,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棉供应。
而现有国产棉及港口库存方面,尽管当前库存仍维持高位,但受助于下游市场的产销顺畅,棉花周转库存持续下降的态势始终在延续,且降幅持续扩大。
相比棉花,白糖国内基本盘稍显弱势。当前,现货供应过剩的问题依旧存在,新增工业库存也处于高位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进口糖配额外利润已进入倒挂状态,国产糖价格优势趋增。再叠加下游需求逐步进入旺季,糖价后市来看支撑还是较为明显的。
与郑棉一路攀升形成映照的是国内棉纱价格于近期出现了一波高达千元的上涨小行情,部分纯棉纱一周之内涨价最高达800元/吨。
4月1日-5月19日郑棉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走势图
涨价原因何在?
当4月画上一个不咸不淡的句号,传统旺季带着迷茫的眼神离我们而去。不少人对近在眼前的5月抱持怀疑的态度,没想到今年和往年有很大不同,在国内棉价不断推涨、下游订货量、成交率上升的情况下,今年5月呈现“淡季不淡”的火热局面。
今年的行情从春节后就是每一轮原料上涨,都会带动纱价上涨。目前郑棉市场热炒的两个题材,一个是天气题材,另一个是全球棉花产量。
据行业人士反映,新疆大风沙尘、暴雨天气影响新疆棉花种植,由于天气影响,棉农不得不补种其他粮食作物,部分市场人士预测今年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下降或成为大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最新USDA公布2020/21年度美棉总供应量预估处于五年来最低水平,USDA上周美国棉花种植率为38%,落后于去年同期,预计美棉收获面积将减少。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2019-20财年澳大利亚棉花产量下降72%,至1.15亿公斤。
对于期棉市场,全球棉花产量预计调减,美棉种植进度落后,无疑都是利多消息。
郑棉为何“涨得快”,去得也快?
郑棉前期上行主要靠外盘和整体大宗商品市场火热的带动,虽然在天气题材的炒作下上破16000关口,涨至16355元/吨高点,但是再次上探16500元/吨失败,多空双方仍将在16000一线博弈。
一、ICE及大宗商品整体回落,郑棉期货与之密切相关,受大盘影响,也呈现回撤局面。
二、新疆这一轮大风沙尘天气炒作题材来得快走得也快,郑棉随之也呈现“短平快”的特点。
三、近期大宗商品内外盘持续上涨并创新高,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求,“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确保市场平稳运行,受此影响郑棉2109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后处于横盘整理状态。
目前下游纺织需求淡季不显,加之库存下降,基本面仍趋于向好局面。本来以为5月开始就要进入传统的淡季,不过天气题材叠加外盘带动原料攀升,带起来这一波棉纱涨价节奏,目前纺织市场整体面对的是上游原料涨价和淡季需求走弱、下游订购观望的矛盾,很多人担心刚形成的趋势影响走货,从而导致“淡季不淡”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