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并不表示未来的市场前景乐观。
全球经济进入低迷和萧条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的纺织产业无论未来是双循环还是内循环,都面临一个课题,那就是产业升级。
附加价值相对较低的纺织产品,其生产制造环节往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是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大势所趋。
那么我们国内的纺纱企业,如何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呢?
根据各种综合分析判断,未来的纺织品消费领域,功能性纱线与面料将成为最受欢迎的产品。
有几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01
体育运动类服装
运动、健身将成为大众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运动服装功能上的需求,比较集中地体现为吸湿、快干、弹性、轻质。
而户外运动,则对于抗紫外线、吸湿透气同时可以防水防蚊等功能有特别需求。
防氧弹性纱+特细尼龙纱制成的“鲨鱼皮”泳衣
专业运动员的服装还有更为特殊的要求。如仿鲨鱼皮游泳衣,能够明显减少水流阻力。有发送远红外功能的运动装,可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对肌肉有微电流刺激,有助恢复疲劳,提升比赛成绩。
02
职业类服装
随着社会分工与经济发展,几乎所有的职业都有其特定的服装功能需求。职业服除了具备良好的服用舒适性之外,还需要根据其工作性质附加新的功能。
如,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这些行业的职业装,除了仿毛效果良好,还要具备防污、可机洗的功能。很难想象,一个西装革履但满身尘埃污垢的银行职员会给客户留下良好印象。
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纤维和高强度不锈钢线制成的防割手套
警察保安等安保防暴工作,外衣及手套帽子,都需要有抗刀割抗刀戳等保护功能。
消防、金属冶炼行业的职业装,最需要阻燃隔热功能。
医生、护士、防疫职业服装,需要有抗菌除臭抗污,甚至防病毒与密闭隔绝功能。
厨师及餐饮服务员的工作服,应该有良好抗污性能,油渍、菜渍统统不沾。
凯夫拉防弹衣使用的主要材质是一种芳香族聚酰胺有机纤维(芳纶),可以有效耗散吸收子弹的动能。
军队的服装,属于特殊的职业服装。根据兵种的不同,需求也更加复杂多样。如,南方海军长期在含盐高温高湿的状态,北方边防战士则在高寒干燥的环境,工兵经常在高温烈日下作业……
功能性纺织品中最经典的例子是,用高强纤维制作的特种面料防弹衣。
03
保健功能类服装
未来的消费者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对服装面料的要求也会产生很多商机。
利用便携能量转换元件的主动保温/降温衣物
比如零甲醛的童装,
保温发热纤维做成的保暖衣,
抗螨虫的床品,
具有活血保健功能的石墨烯纤维面料,
可以释放负离子的纤维面料,
主动加热或制冷的衣服,
对环境变化实现智能响应的衣物……
举两个老王听闻的案例:
传闻阿里巴巴新制造平台与某著名服装品牌最近研发成功防病毒面料,或许将成为当前市场大热点。
日本科学家将纳米级铂金与聚酯纤维结合生产运动员专用服装,可以明显消除疲劳,提升比赛成绩。
上述案例无论真实与否,至少对我们是一种启发:需求无处不在,看我们如何发现!
最后再啰嗦几句。有专家说,未来的产业用纺织品增长空间极大,老王为何不建议大家多往这个方向走呢?
实话实说,产业用纺织品,绝大多数都是用化纤长丝或短纤制成的无纺布来制作的。对于绝大多数短纤纺纱企业来说,这个领域开拓空间很小。